银发就业或成新常态 权益保障仍是课题

  发布时间:2025-07-06 00:23:3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北京商报8月29日,#如何看待老年人退休再就业##退休后竟然还能再就业#这一话题登上微博话题榜。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切的话题,开发“老年红利”的呼声也逐渐兴起。目前我国相 。

来源:北京商报

8月29日,银发业或#如何看待老年人退休再就业##退休后竟然还能再就业#这一话题登上微博话题榜。成新常态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权益老年人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切的保障话题,开发“老年红利”的仍课呼声也逐渐兴起。目前我国相关部门、银发业或各地方已经开始有所动作,成新常态推动和服务于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专家分析称,保障银发就业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仍课老年人再就业虽然本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问题,银发业或但这是成新常态在理念上将老年人视为资源而非负担,是权益推进“积极老龄化”方案的体现。但是保障,老年人就业的仍课劳动权益保障仍需跟上,目前还存在法律风险,如何让银发就业发挥真正价值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银发就业场景频现

快餐店内,一位银发店员正忙着为顾客点餐,“退休了,还是闲不住,我想继续找点活干”。目前,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

餐饮服务行业也成为银发工作者适宜和需求的主要对接缺口。据中国老年人才网显示,北京麦当劳正在招收退休人员做服务员,要求女50岁、男60岁以上,实行弹性工作制,每月工资在1800元/3500元。

步入老龄化时代,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展现出巨大劳动力供给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逾2.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9%,其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数以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和能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在针对老龄群体就业服务上也有进一步跟进,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

北京商报记者登录中国老年人才网看到,目前在线招聘信息包括咨询引导员、中医医师、在线教师、护士、养老客服等,工资水平集中在2000-30000元不等。此外,在求职招聘板块,不少求职者在线贴出自己的年龄及学历等简历信息,许多已达退休年龄的求职者学历信息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低领老年人群内部差异性很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老年人再就业的职位选择也会根据老年人的主观意愿、健康状况、职业经历、能力特长等因人而异。再就业情况也存在两极分化。少数身体状况良好、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如医生、教师等职业有返聘现象,部分低领老年人仍然集中在保洁、保安等低门槛行业,很多低龄老年人仍渴望在退休后融入社会。

“无关收入,再就业是希望继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我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一位退休后再就业工作者梅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她在一家物业上班,像她这样的年纪,不必承担生育抚养压力、经济压力,且早已拥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责任心更强,经验更丰富,可以说拥有无可替代的“年龄优势”。同时,梅女士也提到,“雇佣老年人,企业也可省去很多人力成本,是双赢”。

不可照搬国际经验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充分利用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开发‘老年红利’的呼声逐渐兴起。”宋健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已经开始推动低龄老年人就业。

8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市人大代表陈长钦《关于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建议》,多措并举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氛围。

5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强调,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针对老年人就业需求和特点,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提升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水平。培育和发展基层老年协会,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基层老年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再就业也已成为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人口转变,遭遇适龄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遍采取禁止年龄歧视、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人就业技能、增加老年人就业机会等措施。”对于国外老年人再就业模式,宋健解读道:“国际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提出‘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在理念上将老年人视为资源而非负担。”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年人再就业最多的国家。在日本,随处可见老年邮递员、老年巡视员、老年出租车司机。据了解,日本重视引入短时间劳动等多样化的劳动形式,多以服务业为主,成立专门的老年人职业介绍中心,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日本老年人很多活跃在灵活就业岗位上,政府鼓励老年人‘自主、自立’,以缓解年轻劳动力紧张等问题。”宋健表示。

人口老龄化同样是欧洲国家的难题。目前,欧洲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老年人劳动供给,给予积极财政激励政策。在德国,银发工作者已经成为劳动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据德国《图片报》报道称,2020年约有104万退休老人再就业,这一数字创历史新高。

对于国外的老年人再就业模式能否给国内提供借鉴这一问题,宋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我国整体“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应该及时对老年人就业的前景进行科学研判,借鉴、参考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

“要尊重老年人个体意愿,以自愿为基础推进就业工作,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就业需求,不能采取一刀切,或是照搬国际经验。”宋健直言。

权益保障尚存难点

“老年人再就业本身不会缓解老龄化,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经济自理能力,能够让社会理解‘老年人也是资源’的观点,推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是‘积极老龄化’的方案体现,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养老问题。”宋健称。

现实中,老年人就业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老年人就业保障不充分、年龄歧视、老年人职位设限等等,怎样真正为老年人就业铺平道路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方面,目前劳务关系对老年人退休再就业的保护并不全面,诸如社保、加班、工伤等基本保障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较大分歧。对此,梅女士表示,自己所在的物业属于正规企业,虽然不交保险,但会提供意外险,保证员工安全。

“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之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依法已享受退休待遇的,不构成劳动关系,通常为劳务关系,也可以参照适用劳动法自己劳动合同法的约定,双方有约定的依约定。老年人劳动权益的保障目前没有法律规定,由于年龄问题,用人单位无法给老年人缴纳工伤保险,这方面会产生很大问题。“可以说老年人的劳动保障仍处于空白领域。”

“选择正规、可信的就业平台,多以灵活用工的方式回到社会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王之焰表示。

如何为老年人再就业再寻发力点?宋健表示,应科学借鉴国际经验,使用法律措施禁止任何对老年人的就业歧视。帮助有意愿就业的老年人顺利就业,保障其合法权益。通过对老年劳动者、雇用老年人的单位相应的激励,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从事社会劳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雇用老年人。“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更新知识、增长能力,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在理念、行动上持续为老年人再就业赋能。”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郝彦

  • Tag:

相关文章

  • 寺库累计被执行金额超940万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新增两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169万余元,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超940万元。
    2025-07-06
  • 资金池信托首起判例 形势严峻

    来源:大话固收资金池信托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但司法案例不多。在裁判文书网上输入“资金池信托”,搜索结果就只有一个,即北京金融法院于上个月作出的2022)京74民终417号判决书。温馨提示:我国并非判例
    2025-07-06
  • 以太坊8年挖矿时代结束:V神、中国矿业,与英伟达

    作者:Jack0x137),BlockBeats‘我们显卡已经全卖了,没有恐慌。’在BlockBeats与多位矿工的对话中,这个观点代表了大部分以太坊矿工。相比于去年6月比特币挖矿政策的突然限制、全中
    2025-07-06
  •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4000亿元MLF 机构关注9月LPR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15日,为满足金融机构需求,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来源:央行网站因今日有6000亿元1年期MLF和20亿元逆回
    2025-07-06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专业投资机构持股占比提升:从10年前的15%左右提升到目前20%至25%的水平。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外资、私募和保险合计占比超过90%。核心资产
    2025-07-06
  • 净利亏570万元!“保险中介第一股”泛华业绩遇冷 创始人胡义南重新掌舵

    “疫情对线下展业、培训造成严重冲击,部分地区公估业务几乎停滞。”来源:险企高参文:赵梦涵国内“保险中介第一股”泛华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泛华)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截至6月底,泛华总资产为28.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