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车销量有望 达到2700万辆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受疫情多发、今年散发等影响,汽车10月终端市场承压,销量生产供给比9月略有下降。有望不过,今年由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的汽车持续发力,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仍保持增长势头。销量”近日,有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今年
中汽协发布的汽车最新数据显示,10月,销量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2万辆和250.5万辆,有望环比分别下降2.7%和4%,今年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9%。汽车
今年前10个月,销量国内汽车累计销售2197.5万辆,同比增长4.6%,增速扩大了0.3个百分点。“从当前国内汽车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全年汽车销量预期达到2700万辆没问题。”陈士华认为。
不过,陈士华强调称,虽然汽车行业生产、批发端势头良好,但国内终端市场增长略显乏力,终端库存水平有所提高。
乘用车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3.4万辆和22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0.7%。
1~10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5.1万辆和192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3%和13.7%。“10月份国内车市的高增长离不开购置税减征政策对乘用车市场的快速拉动。”陈士华表示,如果没有购置税减征政策拉动,国内车市整体表现会很差。
今年5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8月,全国约355.3万辆车享受了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累计减征车购税230.4亿元,平均每天减征购置税2.5亿元。
乘用车市场在购置税减半等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汽车出口势头良好等因素拉动下,6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依靠政策的拉动。”陈士华强调称。
与乘用车市场高增长态势相反,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处于低位徘徊态势。10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5万辆和27.3万辆,产量环比增长0.8%,销量环比下降1.8%;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6.2%。
新能源产销创历史新高
作为国内车市的主要拉动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创历史新高。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
“从我汽车总体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来看,今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650万辆。”陈士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带动我国汽车产销稳定增长的另一动力,汽车出口在10月份再创历史新高。10月,汽车企业出口达到33.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
1~10月,汽车企业出口245.6万辆,同比增长54.1%,超今年8月中汽协全年汽车出口240万辆的预期。在陈士华看来,今年全年国内汽车出口有望达到300万辆。
相关文章
吴奇隆、蔡徐坤、华晨宇、李宇春……明星爱上专利,粉丝支持正版
蔡徐坤应援棒专利图产业化发展 热门IP的打造之路为何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热衷于拥有专利?明星爱上专利为哪般?毕竟,在大众眼中,“专利”和他们的职业并不相关。在文化创意产业深耕多年的鲲鹏金翅CEO徐鹏告2025-07-06首届顶科协奖花落两位重磅科学家,沈南鹏:希望科学家都找到“尤里卡”时刻
今天,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红杉中国独家捐赠的科学大奖迎来了首届两位获奖者——“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I·乔丹和“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生物化2025-07-06- 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贡献杨叔2025-07-06
-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屈丽丽 北京报道卫星遥感与商业决策,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在今天正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从中欧班列到港口物流,从美洲大豆到印度水稻,从建筑工程到路网工程,从钢厂2025-07-06
- “8.25”本土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市民都很关注成都市蔬菜肉类供应如何?有没有偷偷涨价?近期,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关于价格的投诉举报。为保障生鲜市场价格秩序稳定,9月1日上午,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生鲜2025-07-06
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来源:经济日报今年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明显恢复向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呈加快恢复态势,是三季度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细分数据看,高技术制造业增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