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省市发放消费券“大礼包”,借“五一”热潮释放二季度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五一”小长假带来了一波消费热潮,大礼包多地赶在假期之际抛出消费券“大礼包”。逾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4月以来全国各地发放消费券相关政策,放消费券放季费活据不完全统计,借热截至目前共有北京、潮释广东、度消浙江、大礼包江苏、逾省湖北、放消费券放季费活云南、借热福建、潮释海南等23个省市发布48项消费券政策,度消其中包含36项市级消费券政策和12项省级消费券政策。大礼包
为切实提振居民消费热情,逾省各地消费券使用领域向住宿餐饮、放消费券放季费活家电、文旅等重点行业倾斜,如广州超1亿元消费券主要用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汽车、家电、电商平台等行业。
居民对于领取政府消费券亦表现出积极态度,多地消费券上线便被一抢而空。根据部分地区公布的消费券核销情况,发放消费券的确起到了撬动消费的作用。根据《广西日报》报道,4月30日至5月1日,广西共有32.9万人领取“33消费节”惠民消费券,直接带动销售额3105.6万元,累计撬动杠杆比例1:13.5。
多地推出消费券礼包
广东在此轮消费券发放中无疑是表现最为积极的省份。截至目前,广东广州、深圳、东莞、肇庆、清远、湛江、惠州、汕头、茂名、阳江等15市向市民发放了消费券,发放城市数量远高于其它省份。
从金额上看,广东也是全国少有的“大手笔”。例如广州发放超1亿元消费券,并在“五一”期间推出总计超20亿元的消费大礼包;深圳自4月28日起,将通过美团、京东平台陆续向在深市民发放4亿元购物消费券、6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000万元文体旅游消费券、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除广东外,还有北京、福建、浙江、云南、海南、辽宁等省市发放消费券金额超亿元。总体来看,本轮消费券相比之前发放力度较大。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各地大力度发放消费券,主要因为一季度消费形势面临着较大的增长挑战,消费市场存在着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消费增长出现放缓,月度消费出现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放消费券,能够撬动居民的消费意愿,使消费者原本的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力,这是促进消费在短期内快速回升的重要办法。
从消费券使用领域来看,本轮消费券主要涉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汽车、家电等行业,涵盖“五一”假期较热门的酒店宾馆、旅游景区、娱乐场所、电影剧院、健身场所、桌游网吧、足浴洗浴等使用场所。
部分地区结合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消费券政策,如北京在线上平台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共发放6期,总额超过3亿元,适用于20类商品,包括笔记本电脑、空气净化器、洗碗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而海南、湖北等地消费券使用领域主要聚焦文旅行业。
为企业纾困也是各地发放消费券的重要目的。东莞此轮发放的2亿元消费券中,有4800万元用于支持重点企业稳定增长,将重点扶持零售、餐饮、住宿行业。其中,对2022年销售额(含税)达3亿元及以上,且同比增长8%及以上的限上批发企业,对超出8%以上的新增销售额予以支持。企业销售额每超出1000万元支持1万元,每家企业支持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赵萍表示,目前企业大多面临着销售规模增速放缓甚至下降的问题,很多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商业活动指数已经降到了收缩区间,通过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行为,可以提升企业销售规模,增加企业营业收入,是帮助企业输血的有效途径。
消费券如何提振消费?
各地大力发放消费券,消费者亦表现出积极态度,不少人定好闹钟在APP上整点蹲抢。
居住在汕头市的张帆(化名)4月30日通过云闪付APP抢到了一张汕头市发放的“满100减20”消费券。张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消费券上午10点上线,蹲点才能抢到。“抢到券后我立马去附近的超市购买了日用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方式直接为市民带来了优惠和福利。”
而位于深圳市的黄丹(化名)在收到好友发来的发放消费券新闻后第一时间打开了美团APP,但最终没能抢到这一轮的消费券。有外卖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发放的美食消费券仅用时3秒即被一抢而空;酒店、门票等品类消费券均在15秒以内抢完,50元以上全品类消费券20秒抢空。截至4月28日中午12点30分,深圳首轮消费券已被领取48万张,餐饮、外卖等消费券已核销超过3000张。
从已公布今年消费券核销情况的部分城市来看,消费券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振作用明显,例如面临销售规模下降压力的家电行业受消费券刺激作用较大。截至5月1日,浙江宁波各门店“五一”期间的整体销售额已同比增长35%,客单均价同比提升了28%,电视、冰箱、洗衣机以及通讯产品等商品的消费券使用率高达65%。而北京消费者目前通过苏宁易购领取的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达12.48万张,拉动家电销售3500万元。
同时,发放消费券发挥了撬动消费的杠杆作用。根据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2022年东莞文旅体消费券已消费核销435万元,核销率87%,关联消费总额约1200万元,直接消费杠杆2.75倍。
赵萍表示,相较于直接发放现金,消费券对于消费的撬动作用更强。因为消费券属于补贴性质,只有在进行购买行为时才能得到补贴,且使用消费券时还需配合额外的现金支出,会产生杠杆效应。
如何才能实现消费券效用的最大化?赵萍认为,各地可以采用消费券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也可以向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地发放,凸显消费券助企纾困的特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作者:吴文汐 编辑:周上祺)
相关文章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Choice数据显示,继7月净流出A股市场后,8月北向资金小幅买入A股127.13亿元,其中沪股通渠道表现相对强劲。具体个股方面,食品饮料、电力2025-07-07
- 激光雷达传感器公司Ouster(OUST.US)周一宣布完成与威力登激光雷达(VLDR.US)的合并。新公司将使用现有的股票代码“OUST”进行交易。截至发稿,Ouster盘前涨5.88%,报1.622025-07-07
- 来源:北京商报第三方支付公司高层“换血”、增资整合对业内来说并不陌生,但今年初变动尤为频繁。2月1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新生支付有限公司、福建省瑞特商业支付有限公司、福建一卡通2025-07-07
-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欧洲太平洋资本Euro Pacific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策略师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表示,从长远来看,提高债务上限将对美国人产生负面影响,驳斥了美国参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全景财经 年内新增9家A股上市公司,已过会待上市企业数量增至6家,陕西即将达到80家A股上市公司!11月2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025-07-07
地方核查暴露专项债使用问题:个别资金未按规定转股,部分违规用于经常性支出
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近年来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扩张,近三年额度均高于3.6万亿,成为稳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随着专项债发行规模的扩大,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成为各地审计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