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价格是违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07 23:19:2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综合执法局、经济发展局,燕山市场监管分局、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全面部署,切 。

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各区市场监管局、哄抬发展改革委,价格经开区商务金融局、违法综合执法局、北京经济发展局,市市市燕山市场监管分局、场监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市委、管局革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展改总体要求和全面部署,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联合市市场监管局、通知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哄抬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价格请贯彻执行。违法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2日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北京指导意见

为规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维护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用品价格稳定,市市市强化和规范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规定,参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国市监竞争〔2020〕21号),现就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适用范围

(一)人民群众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

(二)与抗击疫情关系较为密切的口罩、抗病毒药品、消毒杀菌用品、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

(三)生产上述第一项和第二项商品所需的相关原辅材料。

(四)为上述第一项和第二项商品提供的运输、交易、配送、摊位出租等相关服务。

二、违法行为情形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的哄抬价格行为:

(一)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二)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三)在一些地区或行业率先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四)囤积居奇,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

(五)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

上述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表现和认定,参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国市监竞争〔2020〕21号)相关条款。

三、涨幅认定标准

经营者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线上、线下所有交易渠道销售相关商品有下列情形的,属于哄抬价格行为。

(一)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进销差价率超过2022年4月25日(含当日)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同一商品或同类商品最高进销差价率20%(现进销差价率>原最高进销差价率×120%)的。

进销差价率=(销售价格—进货价格)/进货价格。其中,“进货价格”不包括经营者从事商品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流通费用。

(二)确因运输、人工等客观原因,成本发生明显变化的,进销差价率以实际成本为基础,进行合理确定。

(三)2022年4月25日(含当日)前,未实际销售过同一商品或同类商品的,或实际交易情况无法查证的,现进销差价率超过原合理进销差价率20%(现进销差价率>原合理进销差价率×120%)的。

原合理进销差价率是指:参考同时期该经营者周边(或同类)市场同一商品或同类商品进销差价率确定的合理数值。

(四)现进销差价率虽未超过原进销差价率20%(现进销差价率≤原进销差价率×120%),但对市场价格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应综合考虑市场供求状况、主观故意情况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判断是否构成哄抬价格行为。

(五)商品销售单价低于3元且行为未对市场价格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不认定为哄抬价格。

四、行政处罚依据

认定为哄抬价格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等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五、其他有关事项

(一)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重点依法查处造谣惑众、带头涨价、情节恶劣的违法经营者。要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发挥震慑和警示作用。发现经营者哄抬价格的行为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等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二)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市行政区域内连续14天无高风险地区确定之日起暂停执行。

(三)后续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可参照本意见认定哄抬价格行为。参照执行日期和进销差价率计算基准日期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市性专项提醒告诫并启动应急执法之日为准。

  • Tag:

相关文章

  • 中国贸促会调研显示:欧洲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朱 琳多家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企业近期相继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实现正增长,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表示,欧洲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
    2025-07-07
  • 瞄准重点群体 各地“多箭齐发”稳就业

    ◎记者 陈芳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近期一系列聚焦重点群体的稳就业政策陆续发布,比如实施以工代赈、开展农民工就业专项支持、加力护航毕业生就业等。专家分析称,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
    2025-07-07
  • 经济日报:为“交房即发证”点赞

    梁 睿近日,安徽合肥印发《合肥市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发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土地出让公告及出让合同中约定明确合肥市经营性住宅用地竞得企业须全面实行“交房即发证”,推动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
    2025-07-07
  • 徐高:三大变化表明债市盛宴接近尾声,但尾声充满波动反复

    国内债市大跌由国内外多方面因素所引发。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人民币贬值压力,国内经济前景改善、人民银行债市去杠杆政策这三个原因。近期,国内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大。11月14日,反映债券价格的“中债总净价指数”
    2025-07-07
  • 关键节点出现!多家国有大行与头部房企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上千亿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宣布与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11月23日下午,中国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银企各方
    2025-07-07
  • 美联储梅斯特:美联储正专注于将通胀最终降至2%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周二称,美联储官员们正专注于抑制处于高位的通胀。她表示:“鉴于通胀高企,恢复价格稳定仍然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首要关注点。我们致力于使用我们的工具将通胀置于可持续下降的轨道上,最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