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固定投资增长潜能很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础面坚实…这些热点也有回应,来看十大关键点!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清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表最新讲话。定投点也大关
来看关键内容:
1、资增中国 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关乎民生、长潜长期连接民心,经济基础键点承载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向好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面坚社会事业大多也是实热经济学意义上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是郭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
2、定投点也大关 要聚集巨量的资增中国要素资源,建设更多的长潜长期建筑业工程和宏大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社会领域“硬件”“软件”实现跨越式提升。经济基础键点
3、 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的进程。
4、 必须遵循各类社会事业的内在规律,差别化地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融资主体、金融机构各自的约束机制。要重点关注现金流平衡,科学设定债务融资预警监测指标,确保机构和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5、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要紧的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名实相符、运作安全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
6、 三个支柱所积累的养老保险资金,都应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理念,将一定比例投入社会领域的事业和产业,发挥出强大的“动车组”作用。
7、 必须正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曾经发生过的不光彩事件,一定要深刻汲取其中的教训。公益慈善是天底下最阳光最崇高的事业,决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允许有任何违规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要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现慈善管理全流程透明运行,确保所有捐赠资产规范高效地用于公益事业。
8、 中国具有独特制度优势,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最广阔的统一市场,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
9、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
10、 最近由于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统筹各方力量,发挥金融特殊重要作用
郭树清表示,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承载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社会事业大多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把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这意味着要聚集巨量的要素资源,建设更多的建筑业工程和宏大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社会领域‘硬件’‘软件’实现跨越式提升。”
具体到社会领域投资来看,郭树清认为,与现实需要相比,财政投入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的进程。
郭树清认为,金融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举例表示,金融体系将巨额的国民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为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因此,要借鉴“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一成功实践,改革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
他指出,强化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配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衔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学校,以及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机构借助多种融资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毋庸讳言,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负面案例,有的医院、学校由于盲目举债或管理不善陷入经营困境。”郭树清表示,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必须遵循各类社会事业的内在规律,差别化地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融资主体、金融机构各自的约束机制。要重点关注现金流平衡,科学设定债务融资预警监测指标,确保机构和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回应炒作、热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础面坚实
针对近期海外媒体持续炒作中国“房地产危机”、“建筑业衰落”等,郭树清回应称,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他指出,中国具有独特制度优势,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最广阔的统一市场,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
针对近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引发的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现象,郭树清表示,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郭树清还强调,现在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很好地把握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肯定都是金融诈骗。
“我们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开展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时刻警惕高息诱惑,避免上当受骗,以理性投资收获合理回报,增加更多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此外,对于近期广受关注的养老第三支柱,郭树清指出,经过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快速增加,为人民群众积累了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养老责任准备金。
他认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要紧的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名实相符、运作安全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通过优化大类资产配置,设立收益平滑基金和风险准备基金,为不同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的群体,提供相匹配的养老金融产品。
“三个支柱所积累的养老保险资金,都应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理念,将一定比例投入社会领域的事业和产业,发挥出强大的‘动车组’作用。”郭树清说。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增强社会领域投融资能力
郭树清认为,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增强社会领域投融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壮大,“必须正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曾经发生过的不光彩事件,一定要深刻汲取其中的教训”,郭树清强调,公益慈善是天底下最阳光最崇高的事业,决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允许有任何违规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要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现慈善管理全流程透明运行,确保所有捐赠资产规范高效地用于公益事业。
郭树清表示,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弘扬慈善文化。我国自古倡导胸怀天下、博施济众,人民群众自发具有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习惯。要坚持政策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建立慈善褒奖制度,大力营造捐赠光荣、行善者受尊敬的社会氛围,使公益慈善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光荣事业。
二是强化法律保障。修订慈善法,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建立健全非营利法人制度,完善社会团体登记、基金会管理等条例,推动形成完备的慈善规制体系。
三是便利税收优惠。我国相关法律给予公益慈善许多税收减免待遇,但公众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实际操作时又附加很多条件和程序。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采取简明方法和措施,使支持公益事业的政策目标切实落地。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必须健全分级分类的严格审慎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坚持慈善的公益性和利他性,通过第三方机构专业化运营,实现捐赠人与受益人完全独立,防止打着慈善捐赠旗号搞商业化经营或者其他套利活动。
五是积极发展公益信托。这是信托业的本源业务,国际上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信托机制具有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管理专业、运作高效等优点,因此应当积极推广公益信托。《慈善法》颁布以来,我国慈善信托迅速发展起来,累计备案总规模40多亿元。从备案规模看,浙江、广东、甘肃居于领先。从备案数量看,浙江、甘肃、陕西名列前三位。这种情况既发人深省也令人鼓舞,经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都可以培育第三次分配。
六是金融系统要在公益慈善事业中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在应对世纪疫情斗争中,作出了新的创造和新的业绩。我们建议,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以更加优惠的价格,为公益组织、慈善活动提供融资、结算、风险保障等金融服务。
相关文章
- 凛冬将至,欧盟再次将重心放在天然气限价问题上。经历了持续数月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终于提出关于限制天然气价格的方案。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为275欧元/兆瓦时,若该提议后续2025-07-06
美股财报季来袭:微软、谷歌等巨头接连“令人失望”,拖累科技股盘后大跌
每经记者 李孟林 每经编辑 谭玉涵 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股价104.48美元,市值1.36万亿美元)营收、利润均不及预期,微软MSFT,股价250.66美元,市值1.87万亿美元)销2025-07-06疯狂发行可转债扩产的伟明环保:股价三个月跌逾40% 实控人拟最高增持2亿元
10月25日,603568.SH)每股收于20.36元,涨0.30%。近日,伟明环保的股价经历了一次骤跌,从10月18日的24.80元附近跌到20元附近,跌幅近20%。图片来源:不仅是近几个交易日,自2025-07-06-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0月26日消息,指数早间快速拉升,创指、深成指涨超1%。板块方面,教育、信创板块集体回暖,医药医疗股大涨,烟草板块强势,酒店、旅游板块保持活跃2025-07-06
- 来源:华夏时报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王兆轩 曾经站在风口上的猪,历经10余年IPO之路,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猪八戒网”)的上市申请材料,公司拟在港交所主2025-07-06
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实现市场稳健发展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是土地市场、金融市场、财税税收体系的有机整体。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经过了20多年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强周期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