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明星分析师:美国需要L型经济衰退才能征服高通胀

  发布时间:2025-07-05 21:33:1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华尔街见闻  曹泽熙瑞信Zoltan Pozsar认为,当前西方的通胀是由于商品生产国供应无法满足西方需求,从而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如今之计只有美联储持续加息至5%到6%,长期压低消费需求,才能解决通胀 。

华尔街见闻  曹泽熙

瑞信Zoltan Pozsar认为,瑞信当前西方的明星通胀是由于商品生产国供应无法满足西方需求,从而造成的分析结构性问题。如今之计只有美联储持续加息至5%到6%,师美衰退长期压低消费需求,国需高通才能解决通胀问题。经济

不论是征服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是美国政府高官,都说经济放缓是瑞信控制通胀的必要手段,但是明星没人告诉市场,经济放缓要放缓到什么程度、分析持续多久。师美衰退

在瑞信集团短期利率策略全球主管Zoltan Pozsar看来,国需高通要想控制当前的经济通胀,美国经济可能需要经历比投资者当前预期更深更长时间的征服胀衰退。

Pozsar在最新的瑞信报告中称,市场预期美国飙升的通胀很快就会见顶,美联储也将变得不那么鹰派,但实际情况是,在全球成本压力居高不下的今天,这种预期能实现的可能性并不高。

他称,过去这几年西方和其他国家的紧张关系,令西方获得廉价商品和服务的渠道收窄,破坏了西方国家获得廉价商品和服务的管道:

当前,消费者驱动的西方国家需求水平已最大化,而生产驱动的国家也已经实现了供应最大化,以满足西方国家的需求。

如此一来的结果是,现今的通胀成为了一个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等到供应持续增加才行。

Pozsar说,供应减少源于主要商品和服务生产国,以及由于移民限制和新冠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减少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紧张。

但是,要想解决这一宏观供需矛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尽快遏制通胀,美联储的鹰派行动不能停下来。

他表示,在这种情形下,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将利率提高至5%或6%,并保持在这一水平,以使总需求大幅持续下降,以跟上供应持续趋紧的局面。

Pozsar警告称通胀将保持在高位,这让他与美国国债市场存在分歧,投资者将交易通胀转为交易衰退,美国国债市场在上个月上涨。

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将在2023年开始降息。目前债市的主流观点是,到今年年底之前,美联储将再累计加息约100个基点,然后明年6月降息25个基点。

但是Pozsar却认为:

利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以确保货币政策不会宽松,而令经济反弹。因为新一轮经济反弹可能会引发新一波通胀。也就是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是L型而非V型。

当前的风险如此之大,以至于鲍威尔哪怕不惜将美国经济拖入萧条,也会尽最大努力去抑制通胀。

  • Tag:

相关文章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五城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 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

    来源:华夏时报文/刘佳11月21日,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的《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
    2025-07-05
  •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

    新华社广州7月28日电记者田建川)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28日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集成应用了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从设备建造到系统开发都
    2025-07-05
  • 苗庆旺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曾任中央巡视组组长

    据广西新闻频道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8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任命苗庆旺为自治区副主席,凌志峰为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上述官方消息显示
    2025-07-05
  • 原油突破第一压力位 带动商品反弹1.0

    牛钱网今天凌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和市场预期一致。在加息之前,商品和美股都出现了“重靴落地”的预期反应,提前大涨。这憋了一肚子气,还真把“坏消息”当成“好消息”了。美股、商品反弹其实有两个原因:1
    2025-07-05
  • 15家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

    作 者丨周炎炎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集中放榜期,多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数据出炉。涉房贷款比重下降、房企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双升,成为银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上市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半年
    2025-07-05
  • 罕见高温致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国家能源局:电煤库存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每经记者 李可愚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能源局介绍“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在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针对当前能源保供情况表示,尽管近期出现
    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