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能源4年累亏46亿一度资不抵债 朱华荣暂停奔奔E-Star收订寄望IPO融资翻盘

原材料涨价之下,长安又一个物美价廉的源年亿度新能源汽车品牌暂停接单。
近日,累亏长安新能源发布公告宣布,资不朱华资翻于7月1日起暂停奔奔E-Star车型订单收取。抵债
2021年,荣暂O融(000625.SZ)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7.65万辆,停奔其中有99.9%由奔奔E-Star提供。收订2022年1-5月,寄望奔奔E-Star的长安累计销量达到41351辆,在微型车销量排名为第3位,源年亿度可见其重要性和火爆程度。累亏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资不朱华资翻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发布“用亏损换市场”的抵债观点。长安新能源成立近4年来,荣暂O融营业收入累计达116.81亿元,净利润亏损46.59亿元。
而且,2021年,长安新能源总资产达79亿元,净资产为-6.37亿元,这表明该公司已资不抵债。
2022年1月,长安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约为49.77亿元,公司或许摆脱了资不抵债。
朱华荣表示,“2022年起,长安汽车会推出三个电动车专用平台的产品,经济效益、商业盈利模式会迅速改变”。
这很可能是奔奔E-Star暂停收订的原因,而且长安汽车已明确,今后依然要靠融资和IPO为长安新能源“输血”。
奔奔E-Star“亏不起”暂停收订
“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未来80%的自主品牌要死掉,90%的造车新势力要玩完。在行业里,我们看到,其实前5名以后都很难了。”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喜欢为汽车行业“把脉”。
然而,未来还未到来,长安新能源自己踩了“刹车”。
6月30日凌晨,长安新能源发布《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车型暂停收订的公告》,宣布将于7月1日起暂停奔奔E-Star车型订单收取。
长安新能源表示,奔奔E-Star自上市以来,受到广大用户朋友们的青睐与认可,长安新能源深表感谢。但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导致该车型交付周期较长。
公告称,为更好地服务已下订用户,避免给新下订用户造成较长的交付等待,现定于2022年7月1日00:00起,暂停奔奔E-Star车型订单收取。长安新能源表示:“给各位客户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此外,长安新能源指出,对于在此之前已通过官方指定渠道下订的用户,其将全力以赴生产,确保已订车用户尽快提车。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奔奔E-Star第一次暂停收订。
早在2021年年末,长安新能源就曾暂停收订E-Star部分车型和E-Rock车型的订单。2022年4月,长安新能源曾暂停收取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订单。而暂停收取的原因均为原材料短缺导致订单积压,产能不足问题。
此前,长安奔奔E-Star还陷交付风波,有准车主反映,其订购的车发了近3个月仍在“发运中”。
据悉,奔奔E-Star定位微型电动车,是长安新能源最为畅销的新能源车型。长安奔奔E-Star最早于2020年4月13日上市,其中国民版上线于2021年1月15日。
长安奔奔E-Star定位微型车,拥有9款车型,入门版本的车型价格仅为2.98万元,但却能够提供150km续航以及五门五座的布局。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7.65万辆,其中有99.9%由微小型代步车奔奔E-Star所提供。
最新销量显示,2022年5月,奔奔E-Star销量为8485辆,环比增长26.79%,在长安汽车销量中占比12.84%;1-5月,奔奔E-Star的累计销量达到41351辆,在微型车销量排名为第3位。
朱华荣曾表示,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占比达35%。
随着奔奔E-Star车型暂停收订,这一计划已遇到到阻力。
今年2月,欧拉CEO董玉东曾在欧拉黑猫、白猫停止接单的座谈会上表示,成本的上涨导致利润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加之补贴退坡,芯片短缺等因素,亏损程度超过预期。
欧拉品牌CEO董玉东表示,“虽然欧拉品牌在产业链上具有优势,但依然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亏损。以黑猫为例,在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单只黑猫的亏损将超过万元。”
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奔奔E-Star车型暂停收订与欧拉如出一辙,原料短缺和产能限制只是表象,更多的原因是“亏不起”。
近4年累计营收116亿亏损46亿
“其实传统车企很焦虑,即使高层想拼命转型,也因惯性阻力很大,难以开展。但不转不行,因为这是唯一出路。”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朱华荣表示。
2017年,长安汽车提出了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香格里拉计划”,明确宣布将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汽车,并宣称投向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将达1000亿元。2018年,朱华荣又提出了相当于升级版的“北斗天枢”计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5月,长安新能源成立,这是一家兼有整车、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咨询、汽车租赁及充电业务的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企业。
2019年11月,长安新能源首轮融资完成,成功引入长新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南京润科产投等4家战略投资者,增资28.4亿元,成为第一家实现混改的汽车央企,长安汽车放弃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长安汽车表示,该增资旨在加速“香格里拉计划”的布局落地实施,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的长安新能源的股权比例由100%下降为48.9546%,丧失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控制权,预计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为增加净利润22.91亿元。
朱华荣认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能源车的商业模式不成立,用户痛点多,企业卖一辆亏一辆。因而此前长安汽车投放的新能源产品,更多的是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在有限的亏损当中获得一定的销量。“2022年起,长安汽车会推出三个电动车专用平台的产品,经济效益、商业盈利模式会迅速改变。”
正如朱华荣所言,长安新能源的确做到了用“亏损换市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8年,长安新能源成立当年营业收入达8306万元,净利润亏损2.44亿元。
2019年,长安新能源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38.18亿元,但亏损金额也增至4.81亿元。
2020年疫情之下,长安新能源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至21.48亿元,净利润亏损却未收窄,达11.62亿元。
2021年,长安新能源营业收入回暖达56.32亿元,净利润亏损加剧至27.72亿元。
在2021年的年报中,长安汽车表示,长安新能源因新能源补贴退坡、销售资源投入加大等原因,导致净利润降低。
综合来看,长安新能源成立近4年来,营业收入累计达116.81亿元,净利润亏损46.59亿元。
需要关注的是,2021年,长安新能源总资产达79亿元,净资产为-6.37亿元,这表明该公司已资不抵债。
2022年1月24日,长安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约为49.77亿元。相比2021年初计划融资30亿元,超额完成近20亿元。
其中,长安汽车增资13.6亿元,主要增资方还包括南方工业资管、交银裕博一号、承元基金以及芜湖信石信鸿。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股份比例由48.95%稀释至40.66%,不过仍为最大股东。
此轮增资后,长安新能源净资产大概率实现转正,但又能维持多久呢?
长安汽车官方表示,完成本轮融资后,长安新能源计划于2025年前后完成公开上市。不过,不排除在IPO前,长安新能源将根据发展需要继续开展下一轮融资。
相关文章
- “卤蛋切好了,三号链接小卤蛋走起来”。汪小菲和大S新一轮的“撕杀”,在张兰认真搞事业的直播带货中走向尾声。3天8场直播,累计GMV超千万,超6成来自汪小菲的麻六记。其中,39.9元的酸辣粉截止目前,已2025-07-06
上海疫情最新通报:新增社会面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普陀区一地列为中风险地区
6月17日下午,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4场新闻发布会,以下为主要内容:新增社会面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月17日,上海市新增社会面1例新冠肺炎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2025-07-06- 财物被盗,追小偷是大部分人下意识的反应。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小偷被“追”死,该如何处理?近日,一起相关的案例引发关注。江苏苏州的一名物业保安在接到业主求助后,追赶小偷秦某某,秦某某随即跳入河中,被救上2025-07-06
- 将适当延长营业服务时间。随着上海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少居民办理银行业务需求大增。近日,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些近期刚恢复运营的银行网点迎来业务办理高峰,尤其是老年人排队办理业务情况频现,有的一排便2025-07-06
- 市场复盘1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96.91点,上涨0.26%;深证成指报10972.81点,下跌0.27%;创业板指报2340.34点,下跌0.14%;科创50指数2025-07-06
- 瞭望东方周刊两年前,背着几个亿的债务下场直播时,恐怕连罗永浩本人也想不到,自己能那么快还清债务。几天前,罗永浩正式宣布退出“交个朋友”管理层,同时退出微博等社交平台,进军VR创业领域。“折腾”的老罗在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