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全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武汉区全力打造创新高地、武汉产业高地、东湖地产地人地不断塑动人才高地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视点·创新驱动看高新③)
党的高新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区全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力打第一资源、创新是造创造发展新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高新优人才强国战略、业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高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武汉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东湖地产地人地不断塑动
从全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高新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区全到如今率先推出我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力打最大功率的造创造发展新10万瓦光纤激光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这一束“光”闪耀神州、连通世界,赢得了“中国光谷”的美誉。
截至今年7月,“中国光谷”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300家、瞪羚企业502家,拥有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2家隐形冠军企业。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洁说:“东湖高新区坚决扛起自主创新的重大责任,加快构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新兴产业的集群优势加快转化为综合实力的竞进胜势,聚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配套支持政策,打造全球激光产业创新高地
激光作为先进的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激光产业发源地,东湖高新区的激光企业已达200多家。
首套国产化数控激光切割机、首个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凭借60多项国内第一,为中国激光赢得了行业话语权。
“早年,我们也尝试从国外买技术,但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介绍,公司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在激光领域深耕,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如今,无论是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深中通道、雪龙号这些大国工程,都有华工科技激光装备的力量。
“企业不能单打独斗,每个产业要按照产业集群去打造,‘激光黄金十条’的出台对激光产业强链补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已在激光产业打拼二十几年的创业者,华工激光副总经理王建刚认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仅是规模、产值、人口的竞争,而已经升级到产业链布局、发展的竞争,能否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王建刚提到的“激光黄金十条”,是东湖高新区今年3月20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高新区设立了100亿元激光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并购、增资扩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创新载体建设等。
“‘激光黄金十条’最重要的意义,是对产业的强链补链作用。”王建刚告诉记者,“政策不只是补贴领军企业,对一些体量不大但对补链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也给予特殊支持。例如上游企业华日激光,虽然年产值只有2亿至3亿元,但其发展关系着整个产业链的完善。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在土地上优先供给。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如今,在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版图上,东湖高新区群星闪耀:中国信科、华工科技、长飞、等引领性强、创新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武汉华星、天马等硬核领军企业,小米等头部企业……目前高新区的光电器件占全国市场份额60%,激光设备占全国市场50%,光纤光缆销量世界第一,已形成涵盖上游光纤光缆、中游光器件及光模块、下游光系统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自主可控。
构筑优质服务平台,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特区
在东湖高新区,有一家高科技公司——武汉新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碳科技”)。这家公司去年7月注册,四位合伙人都是85后博士。目前新碳科技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纳米碳材料加工核心技术体系,将碳材料纳米化,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功能,可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谈到选择光谷创业,新碳科技首席执行官张兆熙告诉记者,除了家乡情结,更重要的是东湖高新区特别适合“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技初创型企业规模虽然没那么大,但在细分行业里具有不可替代性,高新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平台。”
“对我们这样‘小而精’的科技企业,光谷敞开怀抱。”新碳科技首席技术官李伟松博士说:“光谷的很多创业者都是刚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来的,我们虽然规模不大,却掌握着行业尖端技术。”
“光谷一直致力于打造优质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过程,用一句话来形象描述,就是‘新兵’变‘大咖’。相关培育体系和配套政策,是他们的成长能量来源。”
去年,东湖高新区出台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如果说光芯屏端网等万亿级产业链中的‘链长’企业是龙头,那么这些‘小巨人’就是巨龙的身体和四肢,一起舞动,产业才能腾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专精特新”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保证。这类企业作为产业创新的排头兵,是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本盘。
截至今年9月,东湖高新区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5家。凭借能让企业拔节生长的创业创新政策服务生态,高新区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特区。
采用新机制、新手段,高效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85后博士黄伟是华工激光半导体行业经理,也是公司2020年引进的高端人才。由于他符合创新人才条件,高新区提供的60万元资金可以由他自由支配。“高新区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研发经费上的支持。”黄伟告诉记者,“技术研发需要长期积累,前期的投入非常大,而且很多研发并不是马上就会有成果。高新区政策雪中送炭,对研发人员来说很重要。”
东湖高新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2008年,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高新区出台了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大力招才引智。
2021年,东湖高新区在全国首推人才注册制、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针对不同层次、类别的人才,通过数据比对、人才画像等手段,分类建立人才综合量化测评模型,以全新方式识别评价选拔人才。据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类人才项目不设门槛,不受学历、年龄、职称等准入限制,在人才注册基础上,通过人才积分测评,把分值作为入选人才项目的依据。截至目前,人才注册制入库的人数已达到1.1万人,工作效率大为提升。
黄伟告诉记者:“高新区招才局每年都会对我们经常慰问、座谈,关心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直接互通机制,有问题可以随时反馈解决。”
“高新区组织部门对博士人才非常重视,对我们引进的高端人才设有专门的定点联系人,非常贴心!”王建刚笑着说。
2021年,东湖高新区常住人口达到118.38万,比2020年增加16.77万,是2010年的3倍,对人才的吸引力可见一斑。2021年,光谷新增留汉就业创业大学生超11万人。
今年6月25日,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集聚资源,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加快构建以“五大湖北实验室、五大科学装置、五大国家创新中心、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创新平台矩阵,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相关文章
- 北京时间22日凌晨,周一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跌,此前有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及其他OPEC+成员国将在12月会议上讨论增加原油产量。上述报道一度导致WTI原油期货大幅下降至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沙特能2025-07-09
-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交通委表示,2022年中秋假期为9月10日周六)至9月12日周一),预计假日期间,进出京客流保持低位运行,市民市内出游、出行活动增多,旅游热点地区、繁华商2025-07-09
央行: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
初步统计,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262025-07-09-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李冰洋9日介绍公安部惩治证券犯罪工作情况时指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深入贯彻“零容忍”工作方针,强力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证券期货2025-07-09
良品铺子遭高瓴“清仓”,三只松鼠被IDG“抛弃”,零食赛道不香了?
11月22日和11月23日,603719.SH)股价持续下跌,一反本周一走出“准地天板”的行情。截至11月23日收盘,最终报收35.33元/股,当天下跌0.98%。11月20日晚间,良品铺子曾发布公告2025-07-09- 路数还记得吗?从2021年10月开始,以穆迪为首的评级大规模下调内房评级。房企有的从巅峰直接掉到低谷,有的还在半山爬着就被踹至山脚……总之,很惨。KO完房企后,评级机构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少房企朋友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