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官员:对华关系在误读中迷失

  发布时间:2025-07-07 02:25:1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7月19日文章,原题:澳中关系糟糕地迷失于翻译中 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向来棘手,如今正滑向闹剧。澳方)对中方表态的误读和歪曲,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正毒害双边关系。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7月19日文章,澳前原题:澳中关系糟糕地迷失于翻译中 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官员关系关系向来棘手,如今正滑向闹剧。对华(澳方)对中方表态的误读误读和歪曲,不管是中迷有意还是无意,正毒害双边关系。澳前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最近的官员关系G20会议间隙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此次会谈显然是对华个错误翻译的例子。王外长就改善双边关系提出四点。误读中方发表一系列相当平和的中迷声明。但按照喜欢抢头条的澳前澳大利亚记者的解读,这些“要求”不可接受,官员关系是对华寻求澳方单方面让步。上周阿尔巴内塞称,误读澳大利亚只对自己的中迷国家利益做出回应。真是奇怪,西方媒体总是把北京的立场声明报道为“试探西方的决心”。而澳媒谈及中国时,表现得尤为激进。

“乒乓外交”重启中美关系后多年,美国盟友澳大利亚与北京有着相当不错的关系。交流频繁,贸易蓬勃发展。那哪里出了问题?澳方称是北京对堪培拉要求寻找新冠来源的呼吁做出不合理反应。事实上,北京对此类呼吁并无异议——中国自己也在做同样的呼吁。真正令北京不满的是,特朗普对华发出指控后,堪培拉立即采取行动配合美方。这意味着其加入美国的反华外交。

多年来,澳间谍机构一直阻止中企在澳投资,迫害与中国有关系的学者,搜查中国记者在澳办公室。新冠是最后一根稻草。北京决定不再忍受。但若双边关系基石不是如此不稳,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堪培拉在沉迷于反华猜疑和行为方面有着不光彩历史。上世纪60年代笔者曾是堪培拉的中国事务主管官员,看到澳方如何将1962年印度越过边界线进入中国的行为,变成中方“侵略”。

1964年笔者出席克里姆林宫的秘密会议,时任澳外长试图说服莫斯科联合起来防止中国对越南的“侵略”。苏联外长不得不提醒他,是莫斯科向河内提供了大部分援助,且莫斯科希望北京能做更多。

然后是1971年北京和华盛顿的外交突破。堪培拉没像其他人一样响应邀请派乒乓球队去北京,而是秘密地试图让球队去台北。笔者在队员们的护照上看到台方的“签证”。直到美国队出现在北京进行历史性访问,我才得以说服澳大利亚队去中国。

此后几十年里,尽管双边贸易、旅游和交流大规模增长,澳大利亚媒体以及相关舆论始终对北京保持怀疑。特朗普时期,澳美安全机构进行一些密切合作,潜在反华态度再次爆发。剩下的事就众所周知了。从莫里森政府到阿尔巴内塞政府,那种(对华)恶意表现得是多么根深蒂固。如今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可能从闹剧进入更危险领域。(作者格里高利·克拉克为澳大利亚前外交官,陈俊安译)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