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原标题:吉林省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26日消息,吉林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今日召开金融支持吉林稳经济大盘新闻发布会,省月水平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副行长林长杰在会上介绍,份当上半年,月贷元创全省各项贷款实现了稳定增长,款新截至6月末,增亿最高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5644亿元,历史较年初增加1035亿元,同期贷款增速6.1%;其中,吉林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省月水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份当呈现强势回升态势。月贷元创
林长杰指出,款新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增亿最高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功能,综合运用再贷款、历史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办理再贷款11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2%,累计办理再贴现91亿元。积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作用。上半年省内各全国性银行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碳减排项目46个,提供优惠利率贷款43.4亿元。省内国有商业银行运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向一汽租赁公司发放优惠利率贷款34亿元,支持商用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2万笔,金额3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万户。
林长杰介绍,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将结合吉林省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有效传导人民银行出台的各项服务实体经济重大金融政策,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吉林稳经济大盘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金融供给增量扩面。加强跟踪督导和考核评价力度,督促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和扩大信贷规模,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努力实现全省全年各项贷款增量超过上年。综合发挥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杠杆效应,撬动金融机构不断提升信贷投放能力。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多渠道增加企业资金来源。
二是全力提升助企纾困服务质效。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和主体的信贷倾斜力度,加快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为重点受困企业提供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融资纾困帮扶。持续深入开展金融助企纾困政银企对接和项目对接,深入挖掘市场潜在融资需求,助力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全力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推动省、市两级自律机制和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落实好存款利率自律要求,督促金融机构自主合理确定存款利率,为贷款利率下降提供有利条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督促辖内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四是全力保障全辖金融安全稳定。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关文章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1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2025-07-07发改委:雄安新区100多个建设项目压茬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
【发改委:雄安新区100多个建设项目压茬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经过5年多的规划和建设,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2025-07-07拜登在女王葬礼上坐后排遭特朗普嘲笑:我若是总统,座位会比他好
转自:九派新闻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英国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国葬。国葬结束后,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抵达温莎城堡圣乔治教堂,并在此举行下葬仪式。然而,就在女王安葬后不久,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其2025-07-07-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19日电记者任珂)欧盟委员会19日提议设立单一市场应急工具,以确保危机时期关键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避免重蹈新冠大流行初期的覆辙。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冠大流行等危机表明,欧盟2025-07-07
-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陈旭)为减轻困难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阶段2025-07-07
- 国际在线安徽报道钟雷 刘旭东):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9月20日—23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一起见证创新开放的安徽。从2018年起,安徽省已连续成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