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能源体系融合 培育农业新业态

本报记者 李元丽
“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加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加强现代农业与能源体系融合,源农业端稳端牢粮食、体系态能源两个‘饭碗’,融合不仅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有利于培育农业新业态,新业还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加强”全国政协常委、源农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如是体系态说。
“我国目前大约有7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融合现代农业与能源体系的培育融合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创造巨大契机,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新业”曹培玺说,加强从供给能力来看,源农业2020年,体系态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24%,但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仅占全国的12%,农村用电量仅占全国的13%,农村户均供电容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农网网架基础薄弱,全国农村平均停电频率是城市的2.8倍,农村平均停电时间比城市多出9.69小时/户。从数据上看,当前农业供给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智能粮库建设,都离不开持续充足的电力供应,发展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也离不开电力的有效支撑。这是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曹培玺进一步分析称,据测算,2020年我国农村屋顶光伏资源可发电量接近3万亿千瓦时,超过当年我国光伏发电量(2605亿千瓦时)的10倍,相当于我国当年总发电量(7.5万亿千瓦时)的40%。不仅如此,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开发利用还能够为农村创造出开发人员、施工人员、运维人员等高质量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未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曹培玺建议,一是加快能源生产电力化。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网源协调的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发挥可再生能源“生力军”作用。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发电与配套电网建设,合理确定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布局及时序,完善可再生能源预测、预警及调控,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序开发、及时并网,力争本地最大化消纳。二是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持续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围绕农业现代化、生活电气化、交通绿色化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用能领域,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电气化示范项目,做好电网配套及延伸服务,支持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持续提升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三是以产业融合打造多元业态。充分发挥能源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进一步做优做绿第一产业、做实做强第二产业、做精做活第三产业,推动产业间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价值融合。积极推广“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综合利用项目,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研究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等政策,促进共同富裕。探索“风光+生态修复”“风光+矿山治理”“风光+农村景观”“风光+交通设施”等多功能融合模式,增强项目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集聚区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服务。开展“能源互联网+农业、产业、生活”特色场景建设,制订用能监测、问题诊断、能效分析等能源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用能服务。最终打造“高产高效农业+清洁能源工业+现代化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向全面乡村振兴、能源强国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相关文章
投放流动性不再依赖外汇占款 近5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平均增长率为2.6%
来源:华夏时报冉学东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央行行长易刚披露了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扩张速度,并认为,近年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中枢神经2025-07-09-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 据今日美国网站4月6日报道,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说,随着美联储在加息以抑制通胀的问题上采取更激进的立场,美国经济衰退正在酝酿中。他们预测,鉴于通胀率处于40年来的最高点,美联储2025-07-09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西安通报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 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
4月7日0—24时,陕西西安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轻型9例,普通型2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确诊病例4、5及无症状感染者1在参加4月6日西咸新区组织的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2025-07-09- 摘 要全球固定收益ESG投资已经形成包括信息披露规则、评级体系、责任投资者组织、投资产品在内的综合系统,ESG投资也逐渐成为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主动投资策略。构建中国视角的ESG评级体系不仅要遵循国际2025-07-09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