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不必过度解读一月份汽车产销数据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1月份,经济据我国车市没有迎来开门红,日报舆论没必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评论“开门难”并不等于全年车市不会走好。员文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大,必过而且产业充满创新活力。度解读月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份汽扩大内需战略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落实,车产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进一步被激发,销数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汽车市场充满更多期待。经济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日报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4万辆和164.9万辆,评论环比、员文同比均下降三成左右。必过车市没有迎来开门红,度解读月怎么理性看待?
其实,过度解读甚至误读没有必要。1月我国汽车产销创下历史新低,背后原因亦不难解释:一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受疫情过峰影响,打乱了消费者购车计划;二是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全面退出,去年12月消费需求提前透支;三是今年1月有春节,虽然假期只有7天,但真正产销工作日比正常月份少了很多,产销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开门难”并不等于全年车市不会走好。汽车是价值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商品,而相比于房地产的一次性投资,汽车又是需要不断置换更新的商品,平均10年左右就要以旧换新。近几年尽管遭遇疫情影响和供应链紧张,但我国汽车年产销量一直稳定在2500万辆以上。要看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并不高。考虑到受环境压力、交通资源等因素约束,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不可能和美国、日本一样多,但汽车市场年销量峰值并未到来也是可预见的。
从百姓角度来讲,拥有汽车事关幸福指数,是其“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无车的国人开始有能力购买汽车,越来越多有车的家庭换购更好的汽车,我国汽车消费仍有潜力可挖。从不少限购城市“一号难求”就能感受到需求的暗流涌动。
更要看到,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产业创新活力足。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簇拥下,一些跨界力量勇敢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一股“造车新势力”。他们的进入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更大创新动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并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数据最有说服力。在国内销量不振的背景下,1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0.1万辆,同比增长30.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同比增长48.2%。这充分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有一定竞争力。
也正是看到这样的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跨国公司高管对中国汽车市场信心满满。春节刚过,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就飞到北京,访问了大众汽车中国总部,以及大众位于长春、上海、合肥的工厂。这是奥博穆继去年11月随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后的第二次访华,两次相隔仅三个月。该集团对中国车市的预测是,“全年的增长率会在5%左右”,其中尤其看好新能源车市。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近期也将访问中国。显然,这都是值得重视的信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实上,我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细化落实,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进一步被激发,我们有理由对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充满更多期待。 (杨忠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主力太黑了”!德龙汇能3跌停,重挫27%!唐山首富被套4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 “主力太黑了”,面对A字杀行情走势,亏钱的投资者只能无奈吐槽。9月1日,大幅低开,盘中多空博弈激烈,结果是多方溃败,股价再次被砸到2025-07-09- 美股股指期货周五盘前走强,美元走软扶助全球股市升至一周高位。风险资产集体反弹,油价涨超2%,连被压抑已久的黄金也涨超1%站上1720。美元指数创一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6%,标普2025-07-09
- 记者/森宁圆还是方?在对未来电动车电池形状的选择上,宝马汽车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不谋而合。9月9日,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将从2025年起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46mm标准直径的大圆柱电池。新的电池技术2025-07-09
- 7月和8月分别骤增首店129家和114家。9月9日晚,作为商务部首届“国际消费季”和“五五购物节”的重要活动板块,2022“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消费市场创新发展2025-07-09
-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一线调查·扩内需 畅循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扩大内需,要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如2025-07-09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