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启示国内企业:以低碳发展的不变应对全球碳壁垒的万变

随着6月22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欧盟以下简称为“碳关税”)草案的碳关碳发碳壁修正案,欧盟碳关税已行至拐角。税启示国如果不出意外,内企2027年将开始对钢铁、业低应对铝、不变水泥、全球化肥、欧盟电力、碳关碳发碳壁有机化学品、税启示国塑料、内企氢和氨等行业开征碳关税。业低应对值得注意的不变是,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都被纳入征税范围。全球
虽然俄乌冲突使得欧洲的欧盟能源供应紧张,碳逃逸的风险加大,但是欧盟并没有就此止步。相反,覆盖范围更广的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案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
面对“来势汹汹”的欧盟碳关税,国内的企业有没有切身感受?各家将如何应对?
现状
欧盟碳关税“来势汹汹”
欧盟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案称,碳关税收入将用于欧盟预算,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制造业脱碳,以支持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和国际承诺。同时还提出,在碳关税实施年份,在每年5月31日之前,未向碳关税当局提交与上一年度进口货物中对应排放的若干碳关税证书或提交虚假信息的,罚款力度应为上一年度碳关税证书平均价格的三倍,同时仍需交出未结数量的碳关税证书。
综合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的统计信息,我国钢铁2021年出口量6690万吨,占总产量的5%。其中,向欧盟出口钢材208.88万吨。未锻轧铝及铝材2021年出口量5619130吨,其中出口铝材546万吨,全年对欧盟出口铝型材6.62万吨。
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如果为此支付碳关税,将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绿色创新发展中心(iGDP)在其发布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进展与前瞻》研究报告中指出,受影响贸易额最大的行业来自钢铁,受影响贸易额达到161亿元人民币,其次为铝的出口,大概为91亿元人民币。按照现行排放强度,钢铁税率或达11%-12%,铝的税率达29%-33%,而两个行业每年为此支付的碳关税都将在20亿元-28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这仅仅是按照50欧元/吨碳的交易价格计算的结果。然而,欧洲碳排放价格目前已经接近90欧元/吨。这意味着,保持现有出口量,这两个行业需要支付的碳关税额度甚至可能翻番。
近年来,因为贸易摩擦,中国在钢铁、铝等产品对欧盟,甚至整个西方国家的出口正在减少,而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有可能会推波助澜。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案新加入的有机化学品、塑料同样是对欧盟出口的重要产品。
分析认为,欧盟碳关税万一通过,会不会形成连锁反应,成为发达国家站在道义高度进行贸易保护的利器。
困局
“碳盘查”已悄悄开始
面对欧盟碳关税,国内企业有没有做好应对?
贝壳财经记者首先对国内的铝型材生产企业进行了了解。山东一家企业管理人员坦言,前些年出口欧盟的份额还比较大,而经过这几年的各种加税、反倾销,份额已经萎缩得很少了。至于记者谈到的碳关税,这位高管表示,“不就是变着法加税嘛!”一家广东铝型材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表示,“公司估计有一些计划,但是自己并不清楚,至于加收碳关税后对欧盟生意还能不能做,就看有没有利润。”就连一些行业协会,在回复记者的咨询时,也多表示“还不是太清楚”。
相比部分企业对欧盟碳关税的“知之甚少”,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还是比较敏感的。在致电一家中部地区的金属铸件企业时贝壳财经记者得知,虽然还没有开征碳关税,但是一些欧盟的产品进口国已经委托第三方开始系统的碳盘查。在这份“考评调查”中,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既有“是否加入全球气候倡议”“是否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否制定环境政策”“是否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开放型问题,又有用能量、用能结构、温室气体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工业固废的处置等企业的核心数据资料,有的甚至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对于超越正常范围的盘查,虽然对方承诺将履行保密协议,为了不影响正常贸易,大部分企业不得不同意。这家金属铸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拒绝,或无法签订销售合同,所以企业只能接受。
北京国际技术合作中心葛炜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般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不高,除了能有限地做好自己环节的碳减排外,对于欧盟碳关税只能被动接受,它们更多的是“无助”。
眼看着对欧盟出口量的减少,以及环境盘查(碳盘查)的加剧,也有学者、企业家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低碳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多个行业,多个系统的配合。而中国也正按照自己的节奏,确定“双碳”目标,逐步推动低碳化发展。但这对于欧盟的碳关税而言,依旧面临极大压力。
突破
中国路径“应对万变”
今年6月,国内最大钢铁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气候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其中在“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识别”章节中提到碳关税,是为“转型风险”之一,其他的转型风险还有能源结构转变、低碳排放钢铁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涨等。
《报告》显示,碳关税将影响公司未来产品的出口,若按照80欧元/吨二氧化碳征税预估,公司每年将被征收4000万-8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2亿-5.64亿元)的碳边境税。不过宝钢股份表示,根据宣布承诺场景分析结果,碳关税风险的影响程度是“低”,表示其对公司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十分有限,原因是公司现有战略规划可完全缓解。
“宝钢股份已联合同行参与到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中。此外,通过开展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在行业内有较为优秀的产品碳足迹表现。”《报告》显示,公司采取的减缓措施包括推动低碳冶金关键工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布局零碳钢铁示范生产线,实现智慧制造。
宝钢股份碳中和办公室主任朱岩称,公司制定了碳中和战略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0%,2050年实现碳中和。公司近期目标是在2025年开始向市场供应低碳排放的产品,并将持续扩大供应能力,满足客户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
对于欧盟的碳关税,也有一些企业表示,既不能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也没有必要自乱阵脚,妄自菲薄。随着近年来我国低碳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已经逐步形成从用能、节能、开发新能源,到碳捕捉和碳存储,再到绿色制造、绿色建筑、低碳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隆基股份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光欧盟要对碳进行边境管理,估计以后很多地区都要推动,而我国在一些行业,比如光伏,低碳发展水平已经领先世界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以低碳发展的不变,应对全球碳壁垒的万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程维妙
相关文章
- 在冷空气的不断努力下,今天9月1日)副热带高压断裂。超强台风“轩岚诺”夹在东西两环副高之间,引导气流相互抵消,今明两天将保持回旋少动。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轩岚诺”。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预警发布 图9月1日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月12日消息,关于黄金和价格走势,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交易总监陆伟佳预计,近期黄格将保持强势,白银现货需求强劲,也将维持强势。2022年一季度全2025-07-06
再启14天期逆回购呵护节前资金面 央行开年公开市场首次净投放710亿
◎陈佳怡 记者 范子萌“2023年的14天期逆回购,来得比2022年早了一些。”随着央行昨日重启14天期逆回购,有市场人士如此感叹。1月11日,央行开展了650亿元7天期和22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2025-07-06- 1月12日,高开高走,随后震荡回落。截至发稿,该股涨超3%,报34元,此前一度涨超5%。1月11日,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发布的一则微信朋友圈在光伏圈内流传甚广。庄英宏在微信朋友圈称:“发力储能,2025-07-06
- Flex LNG (FLNG.US)与Cheniere Marketing International延长了三艘LNG运输船的定期租船合同,该公司的三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Flex Endeav2025-07-06
- 作者:新消费主张/shu“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上市一周年之际,大麦植发马不停蹄地带着最新财务数据,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全力冲击“植发第二股”。然而相较一年前,百亿植发市场似乎隐约有哑火之势。率先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