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等影响 3月制造业PMI跌至49.5%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31日,受疫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影响月制3月份,造业至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受疫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影响月制低于临界点,造业至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受疫数据还显示,影响月制3月份,造业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4%和48.8%,受疫分别低于上月3.2和2.4个百分点,影响月制三大指数均降至临界点以下。造业至
对此,受疫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影响月制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造业至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调查企业反映,随着局部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抑制的产需将会逐步恢复,市场有望回暖。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 杨靖制图 视觉中国图购进价格指数升至高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PMI为49.5%,是近5个月以来的新低,也是年内PMI首次降至50%的荣枯线下方。
赵庆河结合数据分析称,受本轮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5%和48.8%,比上月下降0.9和1.9个百分点,均降至收缩区间。从行业情况看,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45.0%以下低位,行业供需两弱。
此外,数据还显示,当前国际形势紧张对PMI各分项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表示,分项数据显示进口原材料指标有所收紧,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外疫情持续扩散影响到国际市场上部分原材料产品的供给,我国的进口相应有所减少,进口指数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至46.9%。进口减少主要集中于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三大行业的进口指数均较上月明显下降。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我国制造业相关原材料价格也快速上涨,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6.1个百分点至66.1%的高位,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保持在60%以上。
内需仍具有一定韧性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此次发布的PMI数据也透露出当前经济存在坚强韧性的信号。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PMI需求分项数据来看,3月新订单指数为48.8%、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差值为1.6个百分点,反映出内需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韧性。在新出口订单回落较明显的背景下,内需能否发力将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变量。
赵庆河也表示,从3月PMI数据看,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3月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但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继续保持扩张。对于接下来的经济运行态势,文韬分析称,当前经济运行仍有稳定基础。一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回升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将持续稳定;二是多个行业逐步进入产销旺季,市场供需有回升空间,企业也保持相对乐观;三是国家稳经济相关措施力度很大,多项政策协同发力靠前发力,对经济的稳定支撑效用将逐步显现。
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采访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可以预计,4月开始的二季度将是宏观、微观、结构等政策的密集落地与发力期,通过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配合,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进入新的复苏期。
研报指出,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给我国实现年内经济增长目标带来了较大挑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际上,在3月份的数据中,也可以观察到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4.7%,回升6.1个百分点,均提示基建投资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相关文章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严把市场准入关
11月21日,沪深交易所就个别自媒体报道了部分拟上市公司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等相关话题回答记者问。沪深交易所均表示,已经注意到有关报道,并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上交所表示2025-07-07-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全面注册制对券商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既要发现价值,从产业链中深入挖掘企业亮点和投资价值,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又要创造价值,向市2025-07-07
-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该花的钱“掰成两半花”,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是执政为民的具体、生动体现。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在寻常人家是精明;用“三公”经费“减法”助力民生福祉2025-07-07
- 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 记者 盛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本市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增强与津冀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2025-07-07
-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成果。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展区看到,多家企业带来了集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包括2025-07-07
美强劲非农报告或引发“加息海啸”?全球主要央行终端利率预期已普遍走高
市场现在预计,世界各地的主要央行最终会将利率上调至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而且许多央行应该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这一切都是因为美国1月意外强劲的就业报告。2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月新增了51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