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大咖聊大宗:豆粕后期存在较大下跌机会

新浪期货重磅推出“期货大咖聊大宗“期货专家连麦活动,期货期存今日股指大涨,大咖对期货市场有没有影响?宗豆农产品,聚酯和建材类期货最近有什么交易机会?粕后新浪期货连麦道智(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道志以及光大期货金牌分析师史玥明,聊聊当前期货市场投资机会研讨期货市场投资机会。较大机
史玥明老师表示,下跌后市存在较大下跌机会。期货期存
首先,大咖近期豆粕上涨更多原因来自于俄乌消息面扰动,宗豆随后重启农产品出口协议导致豆粕先涨后跌。粕后
另外美豆逐渐进入收割期,较大机豆粕后续供给压力较大。下跌从生猪角度看,期货期存后续豆粕需求会逐渐走弱,大咖所以豆粕后期存在较大下行空间。宗豆
史老师最后表示,豆粕关注库存,如果出现连续三周累库到达往年同期均值附近,再配合基本面,豆粕下行可期。
以下为文字实录(有部分删减)
主持人:投资者也要理性看待这个反弹,不要因为一个大阳线就贸然去追逐访谈,还要按照品种来分析。
之前也跟史老师大概沟通了一下,史老师提供了几个品种认为是最近有机会的品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史老师第一个提到了豆粕,您认为豆粕现在出现了什么样的机会呢?
史玥明:我们看到现在豆粕的市场行情处于高位震荡的行情当中,但其实后市感觉豆粕会存在比较大的下跌机会。和大家简单阐述一下原因。
最近这段时间豆粕价格上扬更多还是来自于俄乌冲突方面地缘政治带来消息面的扰动,因为看到这周豆粕走势其实是先涨后跌的,也是因为周末时俄罗斯方面提出可能会暂停黑海农产品的外运协议带来的消息面的上涨,随后也看到这周俄罗斯说又要重启农产品的出口协议。所以在这样的消息快速出现又反转情况之下,这样消息面的利空和利多逐渐已经消化到盘面当中了,我们后市可能关于这样一个消息面的交易会逐渐淡去。
另外随着美豆逐渐进入收割期,大量上市,可能会对于我们国内的倒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看到10月份国内大豆倒涨量预估在550万吨左右,到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预估大豆倒涨量到1000万吨和800万吨,在这一量之后,豆粕后续供给压力应该是比较大的。
从豆粕需求角度来看,看到后续豆粕需求会逐渐走弱,这也是和我们看到生猪方面的原因有关的。如果说后续供给增加、需求走弱的话,可能对于豆粕会存在累库的预期,对于豆粕的价格也会存在一个相应的压制。加上最近几个月豆粕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主要还是跟随生猪板块出现了明显的上扬。所以对于豆粕价格现在的估值也是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后续可能也会存在比较大的下行空间。
主持人:您认为豆粕有一个比较大的下行空间,如果现在进入的话,毕竟还是在均线之上,投资者应该怎么介入会比较合适呢?
史玥明:现在看到豆粕库存水平还是处于往年同期的低位,在现在这个位置去入场可能还是相对来说有点早。另一方面看到最近豆粕比较大的扰动因素在于人民币汇率,因为美元指数持续高企,所以现在人民币汇率居高不下,这也是相当于从进口成本端给了我们国内豆粕一定的支撑。如果介入豆粕空头的话,我的观点更倾向于找一个豆粕的库存什么时候出现连续三周的累库到达往年同期均值附近,基本面的因素可能会对于盘面出现比较强的下行支撑。另一方面,看一下人民币汇率能不能稳定在7.2到7.3的位置,如果后续进一步贬值的话,可能也会对于我们空头头寸产生一定的扰动。
主持人:现在给投资者更多的建议是豆粕向上的空间不大,不会形成趋势性的向上,这是更加成立的。如果看它入空机会的话,还要看库存会不会进一步高企,以及是不是会在这块做头。可以这么理解吧?
史玥明:对。
相关文章
- 来源:北京商报随着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赚约2025-07-06
- 北京时间2日晚,美股周一早盘继续下滑,延续了上周及上月的下跌趋势。投资者继续关注美股财报与本周的美联储会议。美股4月重挫,纳指录得2008年以来的最差月度表现,录得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道指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国内成品油价格于11月21日24时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据发改委网站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11月2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2025-07-06
- 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人们对欧元区经济的信心跌至一年来的最低点。欧元区4月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到105,远低于彭博社经济学家预测的108。制造商和消费者信心明显下降,这两项指标均弱于预期。尽管数据显示,物价2025-07-06
最新评论